Ȳ 订购热线
400-9993-513

武夷山 | 你永不后悔的茶之旅。

作者:石玉  来源:互联网

  武夷山茶之旅

  山里的风掠过,夹杂着山野的阵阵幽香,不晓得这香气是隐身何处的野花在吐露芬芳。深呼吸一下,幡然醒悟,仿佛这香气熟悉已久,正是平日里静静品出的茶的香味,然而这带着“岩骨花香”的气息独独是有这里才有的,这里就是武夷山。这就到山里去,到山里去寻茶的踪影,在茶里去觅山的故事。

武夷山

  以茶之名 寻茶之旅

  初春时节,搭乘火车去武夷山,窗外细雨绵绵,一路掠过稻田和山林在雨中的姿态更加秀美。烟雨蒙蒙中,到达了武夷山,眼前的景色不禁让人想起朱熹“武夷山上有仙灵,山下寒流曲曲清。欲识个中奇绝处,棹歌闲听两三声”佳句,也许武夷山中真的有仙灵,守护着这里的山山水水。

  到酒店处理好入住手续之后,正式开始武夷山之旅。天公作美,刚才那细雨已退去,天空放晴,空气中充满了清香的茶味儿。武夷山有着世界著名的武夷岩茶,山水间也藏着关于茶的种种传奇。

武夷山

  武夷山峰岩交错、溪流纵横,而九曲溪就贯穿其中,蜿蜒流转。坐上竹筏,丹山与碧水相映成趣。听说古人游九曲溪,是逆流而上,而自从崇桐公路开通后,现在人们则是从九曲到一曲顺流而下,这样一来,随波逐流,更轻快自如。每个竹筏都有两名艄公,他们是九曲溪的代言人,也是我们的导游。

  “九曲溪将青山分为两侧,各位请看,这边就是二曲有名的玉女峰。”艄公边划动着溪水,边给大家介绍武夷山的名胜。“说起玉女峰,可是有一段凄美的故事哟!”只见她面对寒潭,亭亭玉立,透着一股沁心神韵。“这故事的主角有两位,还有一位是我们之前路过的‘大王峰’,大王原本是武夷山的青年茶农,制茶手艺相当了得。这茶香也引来了王母娘娘的小女儿玉女,并且爱上了这大王,更和他结为了夫妻。王母娘娘得知后,非常生气,就在他们中间划下了这九曲溪,让他们永远不能在一起。然而,他们依旧驻足对望,直到化做两座山峰。”原来,山水有情,更是因茶生情,缘由茶起。

九曲溪

  本次的旅行,以茶为主线。拜访了天心寺之后,我们看到了天心岩,这是传说中从天而降的巨石。天心岩和牛栏坑相连,映衬着晴朗的天空,一篇郁郁葱葱的茶园展现在两侧巨大石壁的山坳里,绿色的茶叶在阳光下泛着亮光。牛栏坑的茶以名枞肉桂最为出名,被简称为“牛肉”。牛栏坑肉桂喝起来香艳异常,茶汤滑厚却活力激荡。走到九龙窠山腰,怎能不去欣赏那举世闻名的“大红袍”?两侧长条状的单面山高耸,九座危峰嶙峋而立,三丛绝无仅有的“大红袍”矗立在石壁上,树龄已千年。

  武夷山除了依山开辟的茶园,路边也有很多野生的茶树,或一棵或几丛,从岩缝或者沟壑里探出身来。而武夷山的茶农爱惜茶,培土磊石的照看也是顺心而为。刚刚经过一个由碎砖石砌成的平台,上面的茶树竟然就是大名鼎鼎的水金龟。水金龟是武夷山四大名从之一,这原来就是水金龟母树所在的杜葛寨了。虽然水金龟母树已经不见踪影,后培育的这颗新枞还是继承了爱茶之人对母树的怀念。

章堂涧

  一路经过燕子峰、古崖居、章堂涧,满目苍翠,草木是山的发肤,是充满着光泽和活力的生命韵律。路边的各种蕨类藤蔓植物拥簇着树冠如盖的树木。

  武夷山的茶树上多爬满苔藓,这是生态环境优良的指标,如果空气水源遭到破坏,是难得看到的,这其实也是成就岩韵的因素之一。岩韵,如同其他的韵味一样如滴墨入水空灵。

  入夜后的武夷山同样吸引,同样带着茶韵,山水实景演出《印象·大红袍》正在上演。这是一部讲述武夷山茶文化的歌舞剧,既有宽袍大袖的唐朝人在竹海中斗茶,又有现代时尚小青年用演绎了的八星八剑广告推销减肥茶;既有老北京茶馆里旗人太监掌柜的钩心斗角,又能看到武夷人采茶、洗茶、晒茶的辛劳。武夷山的山水风光自然是演出中最华丽的舞台背景,当远方的大王峰和玉女峰被追光照亮,当无数轻舟从九曲十八溪中款款而来的时候,舞台与自然融为一体,美不胜收。自行旋转的观众席改变着视野和角度:从梯田到茶社,从溪流到远山,舞台也就在360度空间范围内铺展开来。一个穿着红袄手持竹竿的山妹子走到舞台边缘,用竿头一点坐席,再顺势做个撑船的动作,观众就如同坐在一艘正在调转航向的大船之上,真是妙不可言。《印象·大红袍》将武夷山的文化精髓都浓缩在一起,茶与山、茶与文化、茶与生活密切相关。何不将烦恼苦闷都放下,喝杯茶,与宁静美好相伴。

《印象·大红袍》

  武夷山和茶有着宿世情缘,他们相依相伴,共同走过那漫漫时光。若你也来武夷山,游山玩水之际,请记得聆听山间的美丽故事,请记得品味那与山相随的武夷茶。

  武夷山里说茶缘

  你说,茶在山间,漫不经心的走走便会发现;我说,茶在心里,也在漫漫历史长河之中,要用心琢磨理解才能体会。其实,山间有茶,心间亦有茶。行千里,登高处,到山里去遇见茶的样子,而更用心去读懂山中茶的故事。这一山一水造就了一壶茶。

武夷山茶园

  细看山水融茶情

  茶与山,山与水,水与茶,总有剪不断的绵绵情缘。茶从山中来,水也从山中来,以山中水泡出山中茶,恰如其分,相得益彰。

  沿着九曲溪畅游,慢慢行走,细细寻觅,总会发现以茶为题的胜迹,蕴含着武夷山丝丝缕缕的茶情。

  走到仙掌峰下的“茶洞”,相传这里是武夷山培育第一株茶树的地方。只见洞的右侧石碑上刻有“茶洞处于接笋峰、隐屏峰、玉华峰、仙游岩、清隐岩、晒布岩之间的小天地,产茶曾甲于武夷诸岩洞”,茶洞的地理位置、特色优势一目了然。向前几步,便凑耳听到一位带团导游正在为大家讲述茶洞的传说:“有一年夏天,武夷山瘟疫横行。这时,山上有位草医,人称‘半仙’,他知道只有吃了苦茶,瘟病才能治愈。但这苦茶非常难找。为此,他攀山岩,抓野藤,为百姓寻找苦茶治病。当他好不容易爬到半山一处洞口时,体力不支,悬空摔下了山涧。就在这时,眼前出现了一位童颜鹤发的仙人,将他扶起,飘飘升空,又回到洞口。仙人施以一盏浓露,让草医喝下。草医顿觉神志清新,起身拜谢。仙人说,这是碧玉瑶草,名为仙茶,能治百病。但要留种一株传世,就可以免去百姓日后灾害。最后他道出自己的身份是武夷茶君,便飘然而去。于是草医一一照办,在洞口种上一株仙茶,百姓吃了仙茶,众生得救。”如此看来,这洞口的一株茶早已繁衍后代,茶树也遍布了武夷山。人们在此立碑,是不忘武夷茶君的救命之恩呢!

御茶园

  去过茶洞,也不得不去“御茶园”走一遭,这始建于元朝的“御茶园”位于九曲溪五曲溪畔,是元、明两代官府督制贡茶的地方。元初时,浙江官员路经此地,采制“石乳”茶,献给元始祖忽必烈。从此,武夷茶便成了贡茶,并设立“焙局”称为御茶园。从如今保留的遗址尚能推断出当年御茶园的巍峨华丽。“那时的御茶园完全按照皇家的规格模式设计和构建。仁凤门之后是拜发殿(亦名“第一春”殿),还有清神堂、思敬堂、焙芳堂等,又有通仙井,龙亭,称之为通仙亭,一派繁华。”御茶园的工作人员接着说,“但好景不长,明嘉靖三十六年,御茶园被迫停办,茶园失宠,变为废墟。”如今遗址还在,进入后就可以见到一座牌坊,并树有一碑,以示纪念。

小九曲

  从御茶园出来,临溪而立,便可以看到四曲的古渡口“平林渡”。这里自古被称为“小九曲”,可见,此处的风景是取九曲之精华。然而,这样一处舟楫往来密切的古津,也留下了有关茶文化的遗存。这就是摩崖石刻“庞公吃茶处”五字,是对康熙辛巳年间武夷山九曲溪畔茶事活动的记录。想来也正适合,平林渡相较隔溪相望的御茶园更为清净,是闻茶香、听舟楫渔歌,看渡口人来来往往的好地方。古人若是想喝茶,扫净一块山石,便可垒起茶灶,舀起岩泉水煮武夷茗茶。冬季里的渡口更是少了喧哗与繁忙,古人徜徉溪滩之上,身临其境赏九曲风光。庞垲将所见所感容于心中,任“吃茶”的意念升华。随行的林翰,深谙庞垲与佛界一名僧之姓雷同,投其所好,助其雅兴,便刻下了“庞公吃茶处”五字。也就是现在深印在山壁上的茶缘印记。

  武夷山与茶相依相伴,茶见证了武夷山的兴衰变化,也保留了它古老的历史痕迹。

  百转千回武夷茶

  高山云雾孕奇茗,自古名山出名茶。秀甲东南的武夷山,便出了一种滋味醇厚、香气浓郁的名茶,这就是驰名天下的武夷岩茶。所以来武夷寻胜的游人,在玩赏的山水之余,总也忘不了一品此茶,似乎非得“一啜”,则不足以言尽揽武夷之胜。

茶洞

  武夷山最早发现茶树的地方是“茶洞”。相传,这个云蒸霞蔚的洞天福地,是彭祖曾经居住的地方。而彭祖之所以长生不老,正是因为喝了武夷山的茶。

  早在宋代,武夷茶就已逐渐兴起,苏东坡的《咏茶》诗里,已有“武夷溪边粟粒芽,前丁后蔡相宠嘉”之句。而查慎行《御茶园歌》云:“先春次春遍采摘,一火二火长温馨;缄题岁额五千饼,鸡狗窜尽山边村。”却反映了贡茶给武夷山茶农带来的深重灾难。

  入清以后,武夷茶又由衰而盛。每逢春初,大批客商便接踵而来,采办后转运四方。到康熙年间,随着海上交通的发展,武夷茶和小种红茶运销的区域,已远至西欧、北美和南洋各岛。当时欧洲人都把武夷茶作为中国茶叶的总称。而在上流社会中,也流行着以“武夷”作为中国茶和红茶的名字,可见当时的武夷岩茶已是蜚声国际。

武夷岩茶

  千余年来,武夷茶一直盛名不衰。这是因为“山中土气宜茶”。武夷山的奇峰秀水,为茶树的生长提供了优厚的自然环境。这里峰岩高耸,峡谷深邃,日照时间比平地短。山间岩泉渗流,终年不断,相对湿度比较大。气候温暖,四季如春。植茶的土壤,几乎全是酸性岩石风化而成的,并含有丰富的腐殖质。各岩又多是依崖筑成的梯式茶园,或利用岩凹、石隙垒成的盆栽式茶座,客土植茶,土层深剧、疏松,适合于茶树深根的生长。作为一个茶区,武夷山的自然条件,可以说是得天独厚。

干茶

  到了元初,武夷茶便被充作贡品。先是浙江行省采制入献,不久,又创御茶园于四曲溪畔,督造贡茶。于是,御茶园成为武夷茶发祥地。茶事遂盛极一时。此后,直到明代末叶,武夷茶一直深受皇室宠爱。正是由于封建统治阶级铢求无厌,贡额年年增加,迫使茶农四出逃亡,乞至明末武夷茶渐趋衰落。随后,红茶青茶兴起,傲立茶坛。

御茶园

  武夷山的茶树,有着名目繁多的品种。各岩种植的众多品种,多半是土生土长的菜茶。这种用籽繁殖的茶树。经过了数百年的自然杂交,便生成了无数的变种。用菜茶制成的茶叶,可以分为奇种、名种、小种三类;而奇种又有提丛、单丛、名丛之别。所谓名丛,是从各岩茶园里选拔出品质特优的一、二株茶树,分别采摘,单丛制造而成的。如大红袍、铁罗汉、白鸡冠、水金龟等,名目繁多,不胜枚举。除了本山品种肉桂之外,近百年来,还从外地引进不少良种,如水仙、铁观音、雪梨等。所以,先前人们都把武夷山称为“茶树品种的王国”。

  自然环境的优良,茶树品种的繁多,加上管理的周到和采制的考究,就使武夷岩茶具有“臻山川精英秀气所钟,品具岩骨花香之胜”的特征,颇有色、味、香俱佳的优异品质,而成为茶中极品。这是介乎红绿茶之间的半发酵的乌龙茶,既有绿茶的清香,又有红茶的甘醇。一片标准的岩茶茶叶,冲泡开来,有“三红七绿”之分,叶缘红似朱砂,叶片绿如宝石,茶水深澄而鲜丽。饮后,令人喉下润滑,齿颊留芳。不仅可以提神、益思、破闷、解乏,而且还具有消食、止痢、去暑和醒酒等功效。

武夷山

  若要真正领略岩茶的天然味道也并不容易,饮茶的环境、茶具、茶水和烹法都有着是否考究的要求。钟情武夷山,钟情武夷山的茶,名山出名茶,名茶耀名山,举世无双的合衬。不妨气定神闲品一品。

  茶冠群雄“大红袍”

  武夷岩茶品目繁多,据调查,仅山北慧苑岩便有名丛八百多种,而最负盛名的当数大红袍。

  “说起这大红袍,可就有太多故事要讲了。相传,康熙皇帝巡视江南的时候,因水土不服,卧床不起,用了很多良医配方,都不能治好,后来有人献上一包武夷山的茶叶,请康熙皇帝饮用。这一喝,康熙的病就好了。康熙为了感谢武夷山的茶,便当即脱下红色御袍,派人送往武夷山,披挂在茶树上。大红袍就因此得名。”坐在茶园的茶社之中,品着茶,听着大红袍的故事,眼前仿佛出现了那古老的画面。

大红袍景区

  走在大红袍景区里,会看到一块平整巨大的岩壁,岩壁上留存着许多摩崖石刻。最先映入眼帘的是“晚甘侯”。“武夷岩茶最早的文字记载是在唐朝元的年间,孙樵在赠送武夷岩茶给达官贵人时的一封信扎中写过,晚甘侯十五人,遣待斋阁,此徒皆乘雷而摘,拜水而和,盖建阳丹山碧水之乡,月涧云龛之品……孙樵用拟人化的手法,把武夷岩茶美称为‘晚甘侯’”。同行的导游介绍说:“‘晚甘’的寓意是甘香浓馥,回味无穷。‘侯’为尊称,从此以后,‘晚甘侯’就成为武夷岩茶最早的代名词。”看来,这个称呼不仅与周敦颐把莲花称为“花之君子”有着异曲同工之妙,也是目前关于武夷茶最早的文字记载。

  在武夷山,茶树的命名是很有讲究的,有以茶树生长环境命名的有不见天、半天腰;还有以茶树形态命名的有醉海棠、一枝香;也有以茶树叶形命名的瓜子金、金柳条。岩茶的分类则是根据品种、地域而定的,同样也有按季节分为春、夏、秋茶。

大红袍景区

  举世闻名的茶中之王——“大红袍”就是在陡峭的岩壁上的几株茶树,这九座嶙峋的岩峰,犹如九条将要腾空而起的游龙,蟠绕在它的两旁。“大红袍”的生长环境得天独厚,岩顶终年有水自岩罅滴落,而随水滴落的又有苔藓之类的有机物,因而土壤比其他地方润泽肥沃,而且两旁岩壁直立,日照量很少,气温变化也不大,更加有利于它的生长。再加上茶农精心的管理以及顶级茶师的制作,自然使大红袍的成茶具有独到的品质和卓著的药效,成为“茶中之王”。然而,大红袍的年产量极少,年产只七至八两。所以,尼克松访华时,周总理笑称赠予他的4两武夷山大红袍已是“半壁江山”了。

大红袍

  “大红袍”品质奇绝,有一叶能泡一桶之说,味醇厚回甘,汤色橙黄、清澈,叶底匀亮,冲泡七次有馀香。它的内质丰厚,所以品味的时候也颇为讲究,每一道都不同。于是便有了“三看三问三品”,古人称作“甘活清香细品茶”。“头道生二道茶,三道四道是精华、四道五道也不差,七道有余香。”每道的色香味形的表达都各异,观色闻香就成了必备程序。只有眼睛见过它,手里捧过它,嘴里品过它,才能真正体会其中奥秘。

大红袍干茶

  “大红袍”入口先是舌下生津,如同有柔丝在水中源源不断地回旋着,后是神清气爽、心旷神怡,有荡气回肠的余味。眼前的这杯茶水仿佛溶解了武夷山树木草丛里所特有的香气,然后又逐一释放出来,她香的自然延绵,留在杯底、停在齿间,直沁脾肺,这大概就是大红袍蕴藏的武夷岩韵吧!

  武夷茶的“艺”与“功”

  茶可以静若处子,也可动若脱兔。由山中到树上,再到杯里,她完成的是一段生命长跑。需静心去品,去回味。爱茶之人必然少不了茶艺茶道之事,是茶艺与茶道丰富了茶的内涵,也延续着茶的生命。武夷山岩茶,不仅茶艺是一绝,茶的制作功夫也是举世无双。年轻茶艺师们展示着武夷茶的感官之美,而老一辈的焙茶师则担忧着武夷岩茶技艺的未来传承。一个用水舒展了茶香,一个则用火收紧了茶味。

  武夷茶艺展芳华

  泡茶可以修身养性,品茶也同品味人生。鲁迅先生说过,有好茶喝,会喝好茶,算是一种清福。聪明的武夷人把选茶、鉴水、用火、择器、布席、造境、冲泡、奉茶、煮茶、斗茶、鉴茶等饮茶环节与自然景观、文化艺术巧妙地融会贯通,形成了一整套雅致的“武夷茶艺”,茶盏未举,心已远,物我两忘。

茶艺室

  走进武夷山御茶园茶艺室,只见陈列柜上摆放着一套套紫砂茶具,这些数十盏精致小巧且容积仅有十毫升左右的小茶杯让人想起《红楼梦》中妙玉曾对喝茶有过精彩的评说,一杯为品,二杯解渴,三杯就为“饮驴”了。武夷山人以茶待客,始终如一,无论迎接什么地方的客人都是使用相同的茶具,也代表着武夷山人真情不变的诚意。

  安静就坐,准备饮茶。品饮武夷岩茶是一种功夫茶,不但讲究色、味、香,也讲求声、韵、律。武夷茶道是集生活与文化为一体的品茶技艺,共有三回二十七道。在茶艺展示中,茶艺师依次按照这二十七道程序,引领来客进入品茶的高雅境界。

茶艺师

  茶艺师焚点檀香,轻播古典民乐,在清幽、平和的氛围中,出示“肉桂”供大家观赏,此道为“叶嘉酬宾”。肉桂是当地岩茶中精品,其茶叶片较大,外形不如江浙绿茶,色泽不如旗枪、毛尖,但它香味独特,可谓是有着“乞丐的外形,皇帝的肉身,菩萨的心肠”。

  泡茶讲究“高冲水,低斟茶”,茶艺师会用活火将泉水煮到初沸,然后净水多次烫洗茶具,用来煮水的器具也颇有讲究。将风炉中的硬炭点燃,熏着热气,用紫砂壶煨起清泉水,这般细致带着清雅古朴的韵味,茶未入水,水仿佛都已有香气。水沸腾后,将茶叶装入紫砂壶内,此为“乌龙入官”。再用盛开水的长嘴壶提高冲水,这道为“悬壶高冲”。这时,茶叶翻动,茶水略有溢出,则用壶差轻轻刮去反复刮去口器中的茶叶泡沫,使茶叶清新洁净,称作“春风拂面”。片刻加盖后,以开水淋冲壶体,使其内外加温,以便茶香浸出,叫做“重洗仙颜”。也将茶杯进行烫洗,使其玲珑清澈,称作“若探出浴”。“玉液回壶”之后,茶艺师将其倒出又转倒入壶,举壶将茶汤一一均匀地斟入口杯中,是为“关公巡城”。

玉液回壶

  对于武夷茶而言,泡茶有艺,品茶更是如此。“三龙护鼎”讲究用拇指、食指扶杯,中指顶住杯底的手法来端茶杯。此法既稳当又雅观。所谓“一看二闻三品四回味”,即先观色,后闻香,移至鼻前嗅一番,稍离再凑前欣赏茶香的奥秘;然后,徐徐试其味,切记不可一口吞下,因为匀作三口,方可称“品”。让茶水须在舌头周围包容流动,缓缓地“啜英咀华”,然后咂嘴有声。至此,才发觉呈琥珀色的武夷岩茶,先是苦涩,再出清香,之后是微微甘甜,直至满口生津,满颊留芳,自有别一番滋味。品茶时,茶艺师奉上了点心供茶客品尝。茶点带着淡淡的咸味儿,是为了不喧宾夺主,侵占茶的味道。

  武夷岩茶既非绿茶,也非红茶,乃是介于两者之间的青茶——既无绿茶之苦涩,也无红茶之浓艳;它有“山骨”“喉韵”“咀底”“杯底香”众多感官享受,它韵味悠远,久萦杯中,绵绵不绝,回味无穷。清代学者袁枚曾在他的《随园食单》中倍加赞誉。

武夷岩茶

  武夷茶汁的岩韵与馨香,久久萦绕在紫砂杯中,韵味悠远、绵绵不绝。回味里不仅只有口中的甘洌,或是入腹后四肢通透的清爽,更带给人一种切实存在的豁达清静的氛围,一种幽雅古朴的情趣。武夷茶以淳朴的民族历史作沉淀,武夷山的名山胜景作承载,武夷人的谦和朴素作情怀,浸润着独特的风格与傲骨。

  功夫蕴茶中 传承盼新人

  火之烈,茶之柔的交相呼应,才可将茶的品质发挥到最佳。这需要多年的经验与探索。然而对于稀有而珍贵的茶中之冠“大红袍”而言,它的焙制则更显超凡功底。

  一个鼓状的竹制焙笼前,一位老人家正目不转睛地盯着笼中的茶叶,温度高时,便加层细灰降温,若温度不够了,又将细灰刮薄,或用焙刀开火。不使用温度计,更没有用到红外线检测仪,紧靠手眼观测,木刀调节,仅仅凭借焙茶师的感觉,来烘焙武夷山岩茶“大红袍”。陈老卓越的传统焙茶工艺令人赞叹不已。

焙茶

  “做久了就知道,跟着感觉走就好。焙茶靠的是丰富的经验,没有反复的尝试和摸索是不行的。”陈老和茶叶打了一辈子交道,更曾从事过茶叶研究工作40多年。从福建武夷山茶叶科学研究所所长,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红袍制作技艺传承人,他早已是顶级大红袍的代言人。

  大红袍生长在武夷山,是中国名茶中的奇葩,被誉为“万茶之尊”。香幽而奇、味醇益清,历代流传不息,新中国成立后,更是作为“国宝”“国茶”“国礼”,盛名不衰,享誉中外。但在莽莽武夷山中,现存仅6株树龄超过350年的原生大红袍茶树长于悬崖绝壁之上,一般人无法触及,一被称为“猴采茶”。

焙茶

  陈老自上世纪六十年代就在福建省茶叶研究所工作,也是在那里和大红袍结下不解之缘。他倾注心力,第一个用剪枝繁殖的方法成功地培育出“正本”大红袍茶树,采制的大红袍经茶叶专家组鉴定,其“色、香、味”与母树大红袍不相上下。

  “茶圣陆羽的《茶经》上说‘上者生烂石’,‘烂石’就是乱石风化土。大红袍对土壤、气候等的选择相当严格,虽然大红袍在很多地方都能种活,但是土地不一样最后做出来的茶质量是不一样的。”陈老说道。大红袍的生长讲究“天时”“地利”“人和”,除了适宜的生长环境,武夷茶人的精工研制更是不可或缺。

  “大红袍”从武夷山中星星点点的茶丛,到“绿叶红镶边”的粒粒茶叶,中间要经过采摘、萎凋、做青、炒青、揉捻、烘焙、扬簸晾索、拣剔、归堆、复焙等多个加工环节,可谓是每片都是精华之物。每个环节又都有所讲究,不可忽略的“三不采”原则、双炒双揉、两晒两晾等,其中“做青”更是考验茶师的“真功夫”。

做青

  对于做青的技巧,陈老早已烂熟于心:“做青工序极为繁复,需经过多次走水、摇青、等青、发酵等环节交替进行。”摇青的目的是促进叶边缘摩擦,从而让水分走失更快,但是走失太快,就达不到保留有益成分的目的,所以要走走停停地做。等青的目的是让茶青发酵,促进茶的酚类物质转化,达到气香味醇的目的。

  一次做青长达七八个小时,做青师傅不但要会“看青做青”,“看天做青”,还要会“青变则做法变”,全靠经验把握。要做出茶香馥郁,透出岩韵的大红袍,不可依靠机器,要采用传统工艺。“只有手工才能做出大红袍的那种‘岩骨花香’,传统的东西经得住考验。”2006年武夷岩茶(大红袍)制作技艺录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,也是名录中的唯一一个制茶工艺。

  手工制茶流程中,每经过一个环节,茶叶量就减少一次,再经过层层精挑细选。每片茶叶都包含着武夷山的天地灵气,别有韵味。配上绝妙的茶器,更是锦上添花。

  茶给中国人带来的更多享受,是茶的冲泡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品茶论道的乐趣。“高山流水”“乌龙入海”“关公巡城”“韩信点兵”……这些带着传统文化烙印和历史厚重感的名称,就出自大红袍十八道茶艺。

武夷山茶文化铜像

  好茶精贵,好的制茶人更是凤毛麟角。大红袍茶艺的传承也并非易事,后继无人的窘况始终存在着。在武夷山,从事茶叶生产制作的人口约有4万,其中,栽种制作“大红袍”的只占到百分之六左右,不到3000人。“大红袍传统制作技艺的传承,需要长年累月经验的积累和几十年如一日的恒心,更需要热爱。如今的年轻人大都不愿尝试。”陈老感叹说,“现在传统大红袍的一线制茶工人多在60岁上下,面临着断代的危险,这也是大红袍制作技艺能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原因之一。”

武夷山茶文化铜像

  大红袍的制作技艺需要传承,这是武夷山文化的需要,更是中国茶的需要。传统的茶文化是茶叶本身的延伸,更是制茶者的心血积累。茶中功夫深厚,也需要更多的爱茶之人一起来“练功夫”,继承这派绝学。

(版权申明:我们尊重每一位原创作者的心血,如文章涉及版权问题,请作者与我们联系QQ2851802598,我们第一时间核实并处理。)